■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咨询服务>>科技创新

【网络扶贫精选论文】 网络铺就脱贫路 信息开启致富门——中国电信巫溪分公司深入推进网络扶贫攻坚深度贫困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02日

网络扶贫精选论文】专栏由中国通信学会开设,用于发布2018“推进网络扶贫优秀论文”征集活动所收集到的精选论文,每周不定期发布,欢迎您关注和订阅!


 网络铺就脱贫路  信息开启致富门
——中国电信巫溪分公司深入推进网络扶贫攻坚深度贫困的实践与探索



电信业是网络扶贫行动重要的建设者和参与者,运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缩小信息鸿沟,是电信业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近年来,中国电信巫溪分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聚焦深度贫困乡镇信息闭塞、通信落后、经济发展滞后等短板,用“绣花”功夫推动信息通信技术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努力为深度贫困地区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网络服务,让广大困难群众通过互联网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一、主要做法

(一)高质量推进贫困村电信网络全覆盖。近年来,巫溪电信加大对深度贫困乡镇网络扶贫力度,充分利用8个片区分支机构及近100人的一线装维工程师,深入贫困村调研了解电信网络覆盖情况,摸清需求,提前进行设计规划,积极向市公司申请资金,通过近4年的建设,在有线宽带方面,基本实现了全光覆盖。固网交换机全面退网,光网用户占比达95%,特别是红池坝镇和天元乡两个深度贫困乡基本实现300米直径有20户范围内区域光网能力覆盖,全县行政村100%通100M光纤;移动业务方面,4G网络100%覆盖行政村、高速公路、旅游景点,提前完成红池坝镇扶贫基站建设任务。截至目前,红池坝镇所有行政村均实现电信百兆光纤接入。电信手机信号覆盖率从原来的40%提升至80%,建成14个“信息化精准扶贫示范点”。

(二)高标准扎实推动结对帮扶。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组织29名党员干部与红池坝镇渔沙村贫困户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尤其利用自身优势加大信息帮扶力度,建设红池坝镇信息通信网络,加大网络覆盖范围和覆盖深度,使红池坝镇数字鸿沟大大缩小。协同规划推进贫困村网络扶贫、交通扶贫、电力扶贫,加大贫困地区群众互联网知识培训,保证网络扶贫中各项网络基础设施能够顺利建设与运行,以信息扶智推动信息扶贫。

(三)高水平打造互联网+扶贫。以信息化不断加快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庆电信在红池坝镇率先完成“精准扶贫”行业版iTV的开通和安装工作,对红池坝镇捐赠14台电视,天元乡捐赠10台电视。通过互联网+信息化应用手段,为政府和村委会提供视频会议、便民服务、政策宣贯、应急通知、“五务”公开、党建远程教育等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向村民提供交通出行、便民热线、办事机构等信息,为普通农户、种养大户、农产品买卖商提供农业气象,气象预报,农事建议和农业生产指导,通过“可视通话”与家人在电视和手机上随时相见,免费拨打,可以收看100余套的电视直播节目和教育、医疗、党建、扶贫、体育等专业栏目,极大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同时也加强了政府与群众的政策传递和沟通。

巫溪电信积极履行国企责任,积极响应国务院号召,承接国家提速降费工作。继续加大投入,持续对网络质量和覆盖率进行优化,确保真提速、广享受;加快落实“四降一取消”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公开向社会履行“五项服务承诺”,好宽带、高速率、慢必赔!先后推出免费铜改光、流量不限量等业务,新建电信营业网点21个,将优惠政策送到田间地头,为脱贫攻坚开通了信息高速公路快车道,充分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信息通信给工作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也为巫溪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探索出一条“互联网+扶贫”的新路径。

二、存在问题

巫溪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重庆市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巫溪县红池坝镇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贫困量大、面宽、程度深,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网络扶贫越往后越艰难,越往后任务越艰巨。

一是网络协同建设难。目前一些地方基础道路、电力滞后,交通扶贫、电力扶贫与通信扶贫之间的协同效应不足,使通信运营商在部分高原贫困村的扶贫基站、宽带网络建设进场难,建成后无电力供应,长期断站、断网,无法达到通信扶贫效果。同时在无线网络覆盖上,按照政策要求,部分运营商采用高频段(TDD-LTE)4G覆盖,单个基站在农村平原地区覆盖范围不足低频段(FDD-LTE)4G基站的四分之一,在山区覆盖范围就更小,导致建设投入大、效果差。

二是网络利用率低。一些偏远贫困村群众对网络带来的作用认识不足,通信新技术和互联网知识较为贫乏,导致对网络使用积极性不高,出现投入大量资源实现覆盖后,网络利用率低,达不到真正以网络扶智脱贫的效果,且造成资源浪费。

三、对策建议

一是推进网络扶贫与交通扶贫、电力扶贫协同规划,特别是扶贫区域,在开展网络规划、建设时,相关部门全面开放频段低、覆盖广的800M,以更好、更快、更优地扩大覆盖,满足群众上网速率要求。

二是多形式、多手段加大对贫困地区网络使用的补贴,让群众“用得起”;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将通信新技术和互联网使用知识培训,纳入对贫困地区帮扶培训的统一规划,实施“农村千人互联网培训计划”,保证一村有一人受到专门培训,不断提升贫困地区群众互联网知识水平,让贫困群众“用得好”,实现“输血”和“造血”同步。

三是由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同时维护难度大,各种原因遭到破坏的情况也较多,建议通过不同形式加强对保护通信设施的宣传力度。

四是随着信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信息通信设施已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范围,为推动脱贫攻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发挥各乡镇的积极性,建议将三家基础运营商年度建设目标分解到各乡镇,纳入年度考核,为基站建设、光网建设的推进将起到积极作用。



“版权归中国通信学会所有,保留一切权利。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翻译和转载部分或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