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理事长:赵厚麟

  理事长:张云明

 副理事长:郑志明 余少华

      张延川 徐 坤

      李 峻 高同庆

      尹文凯 宋起柱

      龚 斌

  秘书长:张延川(兼)

 副秘书长:欧阳武 宋 彤

      文 剑

新闻发言人:文 剑

理事会监事会

秘书处工作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刊物编委会

地方通信学会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首页新闻>>学会新闻

低空经济: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青年科学家沙龙活动在京举办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0日

7月8日,在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北京学术周期间,由中国通信学会承办的“低空经济: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青年科学家沙龙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来自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30余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现场参加交流研讨,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

 

中国通信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巍在致辞中表示,希望与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们在青年科学家沙龙上唱主角,自由发表观点,汇聚各方智慧,深化对低空经济的理解,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主旨报告环节由沙龙执行主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福辉主持。首先,东南大学曾勇在《无人机空地协同通信与感知理论方法》报告中,围绕网联无人机通信/感知两大空地融合范式,考虑无人机分别作为通信用户/感知目标及飞行基站/锚点的场景,提出了三大典型应用场景。分别是灾备场景下的覆盖恢复、增强通信的无人机中继、无人机辅助的信息广播与收集,其中无人机的移动性将为无人机通信提供新的设计自由度。他创新性提出了无人机能耗新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无人机同时导航与信道知识地图构造方法,以及感知辅助的无人机视距链路判别及预测性波束赋形方法。青年科学家们针对三维空间深度强化学习模型训练中调参的难度、低轨卫星互联网和低空无人机的结合应用场景、感知辅助对通信实际增益效果、地面反射回波干扰、通信和感知频段的差异等方面进行了提问。经过探讨,曾勇表示将在空地融合无人机通信与感知方面作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朋作了《时不变与时变低空多径信道估计技术》报告,提出了“基于大规模天线+多用户场景的时不变多径信道估计”和“OTFS调制的优势为低空时变信道估计与建模提供新思路”的新观点。青年科学家们对此十分感兴趣,展开了激烈讨论。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共散射体为信道估计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共散射体辅助信道估计可减少导频开销。但在低空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中如何利用三维空间的共散射体增强信道估计,以及如何设计OTFS调制下的低空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还有待探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贾子晔在《低空智联网鲁棒智能组网与覆盖技术》的报告中,提出分层式空基架构、多智能体方法实现全局资源智能分配等新观点。青年科学家们针对报告中提到的公平吞吐量设计、局部做优问题解决方法、无人机组网规模等问题各抒己见,并对无人机组网的实验方法给出多项建议,如无人机上部署学习算法、地面训练、增强学习部署等。

 

对话环节由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宇萌主持。4位对话专家从低空经济国内外发展态势、目前面临的关键技术瓶颈、政策配套还应如何布局,以及如何更好的激发产学研深度合作等展开了深入讨论。两位青年企业家尹辉、王赟从产业角度分析了低空经济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呼吁加强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推动低空经济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会前,青年科学家们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地一体新航行系统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对低空智联网的建设进展和最新成果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深入了解低空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展望未来国内低空经济的发展前景。会后,与会的青年科学家们纷纷表示收获良多,青年科学家沙龙活动为大家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向、提出新观点、交流新思想提供了良好平台。